•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 【专业类别】工学 
  • 【专业层次】统招本科 
  • 【专业学费】¥5900元/年 
  • 【学  制】 四年  
  • 【开设日期】1988-05-02  
其他专业

土木工程(含道路与桥梁工程、建筑工程、岩土与城市地下工程三个方向) 学制: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基础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专门人才,具体体现在:掌握房屋建筑、道路、桥梁、城市地下工程及其他建筑物设计、建造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土木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施工与管理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在编教师65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3人,讲师29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5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0人,占教师总数的92%;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47人,另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1人;有“湘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湖南省教学名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湖南省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优秀青年教学能手”4人,院学术带头人7人,师资力量雄厚。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结构设计原理、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基础工程、地下建筑工程、智能建造、工程管理等。

发展历程:建筑工程系前身为湘潭矿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建筑结构教研室,始建于1988年。1997年湘潭矿业学院更名为湘潭工学院。1998年,建筑工程系、资源勘查与城镇建设系及采矿工程系岩土工程专业合并组建为土木工程系。2003年湘潭工学院与湘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为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更名为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合并成土木工程专业学科。土木工程专业为湖南省重点专业,2018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2019年入选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获得C+水平(排名全国第53-67位),2018年入选湖南省“双一流”培育学科。

专业特色:(1)培养模式中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统一;知识培养与综合素质培养有机统一;外语学习与应用并重;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2)知识体系中在坚持土木工程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础上,适度拓展人才服务领域。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土木工程建设等领域。(3)构建立体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湖南省高校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与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岩土工程稳定与健康监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整合并拓展课程实践项目,提高实验、实践教学效果。

        专业优势∶国家、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8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2022年软科土木工程专业排名A,居全国前10%。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2022年土木工程学科,软科学科排名43-49名,居全国前30%。

就业前景:主要从事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地下建筑等领域的开发、设计、生产、施工、检测、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毕业生主要在政府机关、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央企、省属国企等相关单位就业,本科毕业生首年薪资可达10万+。

校友风采:30年来,土木工程专业培养了一大批土木工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校友,如93届毕业生厦门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齐兴,负责的厦门火车站南广场改扩建工程获得多个奖项并成为厦门市标志性工程。94届毕业生中恒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从益,其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厦门市纳税大户”、“十佳诚信单位”等荣誉,其个人也多次被评为“施工管理先进个人”。01届毕业生龚红果,现任湖南株洲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曾获2011年湖南省青年工作先进个人,并荣立省政府二等功。01届毕业生张军辉,现任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实验室支部书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交通部科技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技术负责科技部973、863课题和交通部科技项目各1项,主持横向项目近30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获软件著作权5项。入选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第四届长沙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02届毕业生黄福云,现为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主持了多项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或主要完成人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其中SCI、EI及ISTP收录近30篇;获授权专利20余项,其中第一授权发明人发明专利5项。

目前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科研教学和工程领域的骨干和中坚,不少毕业生走上了行政和技术领导岗位,为祖国的基础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本专业招收理工类学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