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新闻学 
  • 【专业类别】文学 
  • 【专业层次】统招本科 
  • 【专业学费】¥6000元/年 
  • 【学  制】 四年  
  • 【开设日期】2004-05-02  
其他专业

新闻学 学制:本科四年

专业历史沿革:

自2003年招生以来,新闻学专业一直秉持“理论+实践”的学科特色,以培养能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获得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从201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已建立了功能齐全的实训系统:拥有1个省级普通高校创新创业实验基地——“融媒体建设与发展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公共安全事件融合新闻报道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新闻学专业为学校“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先后设立了报纸编辑室、非线性编辑室、小型虚拟演播室、口播室和多功能演播厅(在建)等新闻实验室和黑蚂蚁传媒工作室等专业实践平台,拥有新浪、红网、湖南广电集团、《湖南日报》社、《潇湘晨报》社、湖南经济电视台、湘潭电视台和《湘潭日报》社等二十余家实习实践基地。新闻学专业目前已经形成学科体系较为完整,人才培养层次较为齐全,教学科研团队结构合理,学生就业率高声誉好的良好局面。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厚基础、宽口径具有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主要体现在:既能掌握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传播技能、又具有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既熟悉我国新闻、宣传的政策法规,适合在新闻、出版行业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工作,又具备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要求的采访、写作、摄影、摄像、图片处理、网页制作与合成的实践运用能力。本专业文理兼招,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师资队伍:

本专业目前有专兼职教师28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1人。高级职称占教师比例的75%。具有博士学历的老师15人,占教师总数的55%;其中16人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人。

主干学科

新闻学、传播学

主要课程:

新闻学、传播学、新媒体运营、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公共关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摄影、电视摄像、中外新闻事业史、广告学、媒介经营管理、网页制作技术、新媒体技术基础等。

发展历程:

新闻与传播学专业所依托的新闻系成立于2004年。新闻系一直秉持“理论+实践”的学科特色,以培养能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经过十五年的发展,新闻系已经建立了功能齐全的实训系统:拥有1个省级普通高校创新创业实验基地——“融媒体建设与发展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公共安全事件融合新闻报道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新闻学专业为学校“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先后设立了报纸编辑室、非线性编辑室、小型虚拟演播室、口播室和多功能演播厅(在建)等新闻实验室,创办了系报《新闻人》、系刊《新知》,并发展了黑蚂蚁传媒工作室等专业实践平台,与校外湖南广电集团、《湖南日报》社、《潇湘晨报》社、《三湘都市报》社、湖南经济电视台、长沙电视台、湘潭电视台和《湘潭日报》社等近二十家媒体签订了大学生新闻学实习基地协议。2018年新设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新媒体研究所和院级科研团队。总之,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目前已经形成学科体系较为完整,人才培养层次较为齐全,教学科研团队结构合理,学生就业率高声誉好的良好局面。

专业特色:

1)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知识培养与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2)狠抓实践环节,注重能力培养,实践课程形成系统:初级实习(一)、初级实习(二)、初级实习(三)和专业实习、专业能力训练等实践课程贯穿大学全程,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得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着眼全媒体时代发展新要求,将传统与时代需要相结合,开设与新媒体有关的能力训练等系列课程,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4)长年践行高等学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交流“千人计划”政策,聘请行业专家担任专业方向课程教学,建立相对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对接新闻单位用人实际需求,使学生既能拓宽视野,又能扩大实践能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到教育部门、科研机构、新闻出版与传媒机构、文化艺术部门、行政机关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传播与宣传、行政管理等工作。

校友风采:

06cf6505a5914a5c97d774d4515572ca.png     50a234d45400428d9c9dc49c8cbbb108.png

李浚亦,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2005级新闻学专业学生。目前是视觉、广告、MV、VR导演,曾先后担任过湖南公共频道《帮助直通车》栏目摄像、青海卫视栏目编导、湖南卫视《快乐男声》副导演、《我是歌手》节目第二季概念片主创;电影频道《放飞梦想》频道概念片导演;张杰为爱逆战演唱会视觉片导演;奔驰《侣行》概念片导演;黄晓明主演《万水千山总是情》电视局VR概念片导演。

a2dc1606183d4e328461c1804511d688.png    985fa50fbd9240eca7241c0e1de9173e.png

向炎涛,人文学院2010级新闻学专业学生,一直从事媒体工作。曾就职于《中国经营报》《东南早报》等媒体,现为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旗下《证券日报》记者,从都市报的突发社会新闻,到专业财经报纸的深度公司报道和资本市场报道,有多个作品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