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
学制:本科四年
-
- 专业历史沿革
-
金融工程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现代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度融合了金融学、数理统计和计算机等跨学科知识,将数学工具、工程思维和风险管理技术引入金融领域,为投资理财、衍生工具设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促进市场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湖南科技大学“金融工程”专业创建于2018年,目前有约300多名在校本科生就读。
-
- 专业特色
-
(1)本专业依托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博士点、硕士点,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点建设, 拥有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2)本专业拥有《计量经济学》《投资学》等一批省级一流课程,数字化教学手段丰富。本专业在金融市场发展趋势和金融机构、行业企业现实需求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两个专业方向,不断完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
(3)本专业紧扣时代发展、结合金融行业特色,强化大数据运用和实践育人,与湖南省期货业协会、大有期货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不断完善“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工作机制。近年来指导本科生参加“东方财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中金所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知识大赛, “郑商所杯”全国大学生金融模拟交易大赛等学科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
-
- 培养目标
-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思想品质和道德规范,能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掌握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基础知识,金融工程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具备具有较强的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能力,能够运用数理模型或人工智能新技术,开发、设计、组合新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手段,具有较强组织协作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
- 师资队伍
-
本专业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博士14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9人。大部分教师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厦门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博士毕业,教师平均年龄38岁,学历、职称和学缘结构合理。多位教师具有金融行业长期从业经历,熟悉国际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行规则和规律,对金融衍生产品有深入研究。近年来,本专业教师教学科研成果丰硕。
-
- 主要课程
-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商务与经济统计、计量经济学、Python语言程序设计、人工智能、金融学、财政学、国际金融理论、国际金融实务、时间序列分析、金融计量学、金融工程学、投资学、金融衍生工具、公司金融、金融数据挖掘等。
-
- 就业前景
-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银行、证券、期货等金融机构或其他各类经济管理部门从事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金融风险管理、量化投资与金融数据分析、公司理财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人才。此外,本专业拥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每年都有毕业生到暨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或从事科研工作。
金融工程专业教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