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
学制:本科五年
-
- 专业发展状况概述
-
建筑学专业创办于1988年,为学校内涵建设学科,拥有“传统聚落保护与地域文化研究”校级学术创新团队,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017年首次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评估,获建筑学学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获批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22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 专业特色
-
专业围绕“建筑地域性”主题,产学研深度融合,持续创新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与地域文化有机衔接,专业教学与思政育人紧密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设计观和职业责任;
(2)多领域协同设计,不断强化“大设计”学科专业平台和“工—艺交融,展—赛—用结合”专业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创新设计能力。
(3)将科研和行业的多维成果深度融入专业教学,持续开展基于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的地域特色课程建设,强化学生对区域建筑文化特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解。
-
- 专业培养目标
-
坚持立德树人,面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第一线,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能力突出、国际视野宽阔,具有家国情怀、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具备“低碳—人文—数智”T型知识结构的“懂技术、善创新、有担当”的综合性创新人才。
-
- 教学特点
-
结合专业国家质量标准和评估要求,围绕“建筑地域性”主题,产学研深度融合,持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1)教学内容与地域文化有机衔接,专业教学与思政育人紧密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价值观和职业精神;
(2)多领域协同设计,不断强化“大设计”学科专业平台和“工—艺交融,展—赛—用结合”专业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创新设计能力。
专业发展脉络图
-
- 师资队伍
-
建筑学专业现有专职教师3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博士17人,一级注册建筑师4人。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专业形成了地域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乡空间与人居环境设计及理论、营造技艺与绿色建筑科学三个学科方向。教师队伍的职称、年龄、学历和学缘结构合理,专业和学术方向分布合适。
-
- 主要课程
-
建筑美术、建筑图学、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建筑材料与构造、建筑结构与选型、建筑物理、建筑历史、建筑数字技术等。
-
- 就业前景
-
建筑学专业有较长发展历史和较扎实的专业积淀,毕业生有较好的就业前景。多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0%,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等地与建筑相关的行业部门,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或民营设计院、地产公司等,从事策划咨询、设计施工、运维管理等工作,大部分毕业生通过较短时间的实践能迅速成长为行业业务骨干,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