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一览
教师风采
万步炎,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科技大学海洋矿产资源探采装备与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南省“121 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十二五国家 863 计划海洋技术领域主题专家组专家、国家海洋技术领域国际合作项目评审专家、“蛟龙”号 7000 米载人潜水器技术咨询专家。主要学术兴趣为海洋资源勘探装备与技术、海洋采矿技术与装备、自动化仪器仪表、固体物料管道输送技术(矿山充填技术)。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大洋专项国际海底区域技术开发等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省部技术进步一奖2项,湘潭市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软件著作2部。
刘德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机械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机械工程学报》、《煤炭学报》编委;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主要学术兴趣为矿业机械、机械系统动力学,流体传动与控制、产品概率设计与质量工程、绿色制造与工业信息化。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部省级和委托科研课题20余项;在机械工程学报、振动工程学报、ASM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Machine and Mechanism Theory 等国内外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文集5部,先后获得10项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和3项省教学成果奖励。
赵前程,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先进矿山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机械设备健康维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湖南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处长兼国防科学技术工作办公室主任、湖南科技大学统战部部长;长期从事精密计量测试、在线检测与监控、机器视觉测量等方面的研究。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
陈安华,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故障诊断与失效分析学会理事长;一直从事机械工程学科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主要学术兴趣为机械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机械动力学、非线性振动等;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科技计划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获省部科技奖励7项,省教学成果奖1项,出版著作2部,参编高校教材3部。
岳文辉,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制造自动化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省级项目10余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奖励5项。
彭佑多,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海洋资源探采装备与新能源装备设计研发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国家“863 计划”海洋技术领域“十二五”主题项目等课题10余项。在《Energy》、《Renewable Ener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Research》和《机械工程学报》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 6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20项,获省部级科技奖4项。
伍济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现任湖南科技大学先进矿山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机械设备健康维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机器视觉测量、机械动力学与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湖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等科技奖励9项。
李鹏南,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科技大学“学术带头人” ;主要研究领域为先进制造工艺与刀具技术、制造自动化与数控加工技术;近年来,主持承担“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
郭迎福,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与测试技术、机器视觉与三维测量、精密测量与反求工程;主持完成国家自科基金、湖南省精品课程、企业委托课题等10余项;参与国家自科基金、省自科基金等项目14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1部;获湘潭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
胡小平,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科技大学“学术带头人”、湖南省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金工教学委员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人控制与机器人视觉、机电一体化技术;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省市联合基金等省部级项目8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
戴巨川,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湖南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机械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理事,湖南省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国际著名学术期刊Applied Energy杰出贡献审稿人。2017.5-2021.11任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2021.11起任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2022.12起任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未来技术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机电系统动力学、风电技术与装备。近年来,先后主持了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十三五”装备预研共用技术项目、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十三五”“十四五”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军民融合重大示范项目(第2批)等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近2000万元。长期围绕能源装备、军工装备等事关国家战略的复杂机电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难题开展研究。面向通风装备和大型风电装备设计和现场维护实际需求,从结构创新与载荷分析、系统建模与试验测试、现场数据挖掘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成果应用于机组设计与运行维护全过程。项目“高效低噪矿用通风装备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主要完成人)获得2013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大型风电装备系统结构及其性能优化技术与应用”(项目负责人)获得2016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大型高效直驱永磁风电机组关键技术与装备应用”(主要完成人)获得2018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项目“大型风电机组多重载荷与能量特性研究”(项目负责人)获得2022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Applied Energy, Renewable Energy, Energy,《中国科学 E辑》《机械工程学报》《兵工学报》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湖南省科技奖励一等奖1项(2013)、二等奖2项(2016、2022),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09)、三等奖1项(2022),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2018),第二届湘潭市市长质量奖(2018),申请知识产权50余项。
宾光富,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湖南科技大学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湘江学者);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转子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故障诊断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旋转机械动力学设计、故障智能诊断与振动控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科基金、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1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23项,其中授权10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篇。
黄良沛,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科技大学先进矿山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湖南省机械故障诊断与失效分析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机械系统可靠性建模与优化设计、机器视觉与运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湖南省科技厅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7项;荣获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湖南省科学进步二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优秀产品奖。
杨书仪,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科技大学“学术带头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冲击机械动力学、机电传动控制与测试;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获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文泽军,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可靠性分会理事,湖南省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产品稳健性和可靠性集成优化、复杂装配性能保障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等,在《Applied Sciences》、《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