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

学制:本科四年

  • 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培养适应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扎实的生物学与工程学基础、掌握生物产品大规模制造的科学原理,熟悉发酵与酿造(或生物制药工程)过程流程与工程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生物工程或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生产管理、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 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16人,其中教授6人(含湘江学者1人)、副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5人。121人才工程人选1人,青年骨干教师1人,芙蓉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1人。

  • 主干学科

    生物学,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 主要课程

    生物化学、工业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工程原理、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生物反应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工程工厂设计。

  • 发展历程

    生物工程专业创办于2002年。2011、2014年获批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项目。2014年获批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点(后根据国务院学办通知更名为生物与医药)。

  • 专业特色

    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本专业设发酵与酿造方向和生物制药工程两个专业方向。教师在

    (1)代谢调控机理研究与药物开发

    (2)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3)生物仿生材料研发与医学应用等研究领域凝聚特色。

    教师队伍精良,87.5%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教学科研平台条件优良,拥有两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一个湖南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以及湖南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等6个省级实践教学平台,植物标本馆入列国家数字标本馆动,动植物标本馆和生物园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近三年来,教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35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3项;发表论文SCI、CSCD论文5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9项;学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一等奖等奖励8项。

  • 就业前景

    毕业生就业面宽广、遍布全国,深受生物发酵、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和生物服务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欢迎。可在生物制药、生化药物、发酵酿造、保健食品、生物服务等行业或企业从事生产、管理和新产品开发;在科研院所从事科研开发等工作;在生物工程相关的质检、商检、外贸、农业、环保、卫生防疫等部门从事生物检测、技术监控与管理工作。一次性就业率超过国内同类院校平均水平,优秀毕业生可被推免攻读硕士研究生,近年考研录取率保持在30%以上,部分同学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家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 校友风采

    周美亮,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青年骨干人才,荞麦基因资源创新研究组组长。2003年9月—2007 年 6 月,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2007年9月—2009 年10月,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009年12月—2013年12月,荷兰莱顿大学生物系植物细胞生理实验室博士研究生;2014年1月—2015年11月,荷兰莱顿大学生物系分子与发育遗传学实验室博士后;2015年6月—2017年7月,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分子育种研究室任创新团队骨干,课题组组长;2017年8月—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1)荞麦属植物种质资源搜集、鉴定及创新利用;(2)荞麦属植物和模式植物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机理解析;(3)荞麦关键农艺性状的分子机理解析。获奖成果和荣誉称号: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 2015 年度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 2016 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2017-2019)。在研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2 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欧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欧盟地平线 2020 项目、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计划项目各1项。

    彭超,男,2003年9月—2007年6月,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2007年9月—2012年6月,南京工业大学生物化工专业博士;2012年8月—至今,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生物技术中心主任助理;2017年6月—至今,中粮生化能源(龙江)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挂职)。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委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纲要》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编写组成员。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科技部“十三五”食品安全重点研发项目课题1项,作为副组长承担中粮集团重大研发项目1项。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工程硕士校外研究生导师,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SCI 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8项,其中授权20项。

    刘合军,男,2004年9月-2008年6月, 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2008年9月—2013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2014年1月—2017年6月,诺华(中国)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2017年7月—至今,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从结构生物学角度分析与研究BSL4 单链RNA病毒感染机理及宿主自身免疫反应机制,并基于病毒-宿主相互作用开发抑制剂、抗体及灭活疫苗等早期创新药物,以期实现治愈病毒感染或者预防病毒感染和传播的目的。

    兰江风,男,2005年9月—2009年6月,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2009年9月—2014年6月,山东大学动物学专业博士;2017年12月—至今,耶鲁大学访问学者;2014年7月—至今,华中农业大学科研与教学,2015 年获聘硕士生导师。从事无脊椎动物先天免疫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 1 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1 项,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子课题)1 项,中央高校自主创新资金 4 项,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2 项。参与 973 项目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在 Plos Pathogens 和J Virol等刊物上发表SCI论文43 篇(所有 SCI 文章 IF>3,JCR 一区文章 35 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文章 23 篇(JCR 一区文章16 篇。为 Fish Shellfish Immunol、Dev Comp Immunol、 Gene和 Sci Rep 等多种国际期刊审稿人。


  • 专业名称

    生物工程专业(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