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查技术与工程

学制:本科四年

  • 专业历史沿革

    本专业创建于1980年原湘潭煤炭学院设立的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是湖南科技大学最早招生的两个专业之一。1997年原湘潭工学院,煤田地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调整为地质工程专业。1999年地质工程专业调整设立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2006年获批矿产普查与勘探二级硕士点。2008年勘查技术与工程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0年获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硕士点。2019年获批资源与环境(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点。2020年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获批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

  • 专业特色

    (1)以资源的勘探开发和深部地质构造与演化过程为主要目标,重点传授解决地层勘探中的相关理论与技术难点的方法;(2)多个学科交叉融合,人员配备和研究方向均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和鲜明特色;(3)具有强大的实践和实验软硬件平台,拥有“海牛”号、等科研和教学移动平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因材施教,设置资源与能源勘查方向与环境与工程勘察方向两个方向。

  • 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地质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获得工程科学和技术的基础训练,具有地质与岩土工程师素养,能在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国土资源部门、资源勘查、开发(开采)与管理、岩土工程施工与管理等单位,从事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治理、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管理,以及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 师资队伍

    本专业专有教师26人。其中,湖南省学科带头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3人,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20人,所有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专业现有岩矿实验室、地球物理勘探实验室、矿产地质实验室、水工环地质实验室、基础地质实验室、古生物实验室、煤岩实验室等7个实验室,拥有页岩气资源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及地质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建设了棋梓桥、锡矿山等野外实习基地,与湖南省地矿部门多家科研与生产单位建立了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近年来,本专业教师累计承担国家级课题14项,省级课题 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专利30余项,获省级自然科学奖励6项,横向科研项目累计进账经费1000多万元。近三年来,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

  • 主要课程

    普通地质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基础、电法勘探、环境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土力学、水文地质学基础、遥感地质学、矿床学、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地震勘探、岩土工程勘察。

  • 就业前景

    本专业平均就业率达到90%以上。毕业生可在在地铁系统、高科技开发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铁路及政府和大专院从事工程勘察、资源勘查等方面的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可在研究所、企业研发部门等高新技术领域从事设计、研发工作;在城市规划、建设、市政、房地产公司、建设单位等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工作等。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就业岗位为:地质工程师、技术工程师、项目经理、深化设计师、地质环境工程师等。就业单位为:中铁、中建、中交等国家大型央企;省、市、县等自然资源局;各级勘察设计研究院、湖南黄金集团、中国水利水电集团等对口单位。

  • 教师风采(部分)


    image.png

    任伯帜,男,1968年10月出生,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地球科学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页岩气资源利用与开发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基金委专家、国家科技部专家,湖南省给水排水学会委员,湖南省节能减排专家,湘潭市优秀专家,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市政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湖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负责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省精品课程主持人,湖南省给水排水学会委员。研究方向为城镇给水排水工程、有色金属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厅重点项目、省建设厅等纵项目10余项,主持横向课题20余项。主编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十一五规划教材)、城市给水排水教材2部,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排名第一);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SCI/EI论文20多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5项。

    image.png

    杨荣丰,男,1964年生,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学会理事、湖南省地质学会能源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湘潭市高层次人才。研究方向:能源地质、工程地质、工程物探和灾害地质等。近几年主讲本科课程:岩土工程勘察、工程地质、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矿物岩石学等。科研业绩: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2项、省重大科研专项等省部级项目 10项、横向项目30多项。近几年研究经费200余万元。发表论文30 余篇。在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工程勘察等方面取得了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研究成果获2016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2)。

    image.png

    曹运江,男,1967年生,博士(后),教授,研究生导师,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兼职教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副主编;煤炭工业协会聘为高等教育(矿业)“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地质学科编审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专家库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人;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专家;四川省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湖南省综合评标专家;湘潭市智慧湘潭与大数据和产业专家库专家。主持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二等资助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3项、省部级课题 10 余项;主持20 余项横向项目,参与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国家科技部等诸多项目的研究。发表论文 90 余篇,出版专著2 部,申请专利26项和软件著作权5项。研究成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西南石油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等3项省部级奖励。

    image.png

    匡文龙,男,1966年生,籍贯湖南娄底,中共党员,教授,研究生导师。1989年获吉林大学矿 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学士学位;1989年7月至1996年8月在湖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工作;1999年获吉林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获中南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在中南大学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完成在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年12月至今在湖南科技大学从事地质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矿产勘查与矿体的定位定量预测与评价、矿山复垦与生态修复、地质灾害防治。近几年主讲课程:矿床学、遥感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教学业绩:发表教研教改论文3篇,参编国家规划教材 2 部,获湖南科技大学优秀班主任奖等。科研业绩: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 1项、市厅级课题多项;主持完成30 余项横向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 余篇,主编专著1 部,参编专著1部。

    image.png

    杨天春,男,1968年生,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湖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国家科技专家组(十四五“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在库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评审专家、湖南省等多省自然科学基金与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湘潭市科技创新智库专家、湘潭市勘察设计评审专家、湖南科技大学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岩土工程稳定控制与健康监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岩土工程远程健康监测与预警”方向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工程地球物理勘探;天然电场选频法地下水勘探;瑞利面波、GPR等。

    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部重大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资助科研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17项,主持完成重大工程科研项目18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70余篇,第一作者专著2部,授权的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共18项。研究成果曾获湖南省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三等优秀学术论文(第1作者);获“2018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1完成人)。2019年度获湖南科技大学重大贡献立功奖。


    image.png

    陈新跃,男,汉族,1977年9月生,湖南双峰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为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湖南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2000年7月毕业于长安大学地质矿产勘查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6月毕业于长安大学构造地质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于于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构造地质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起在湖南科技大学地质系任教,同年评为讲师,2008年任副教授,2013年晋升为教授。2009年被评为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与成矿及地质灾害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作为主要技术人员参与湖南省重大专项2项,湖南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编教材1部;获专利2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与教材1部。

    image.png

    朱伟,男, 1968年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湘潭市高层次人才。先后在地矿部中南石油地质局、中国石化集团下属油气分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南方勘探分公司、湖南科技大学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物探研究工作。负责中国中部地区及国内外沉积盆地的勘探、开发井研究;持有国际SEG油气储量评估培训证书,具有国内外油气田多级储量计算和评估资质。研究方向与专长:非常规油气的预测与评价;地质资源与地质灾害的地球物理探测;盆地分析与层序地层。近年主持和参加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有湖南省科技厅创新项目、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部主任基金、中石化中南分公司“十五”油气勘探、湖南省自科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 余篇。近年主持完成普通高校省级教研教改项目一项,获湖南科技大学优秀课件一项,多次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获湖南科技大学优秀毕业论文、优秀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image.png

    戴德求,男,湖南双峰人,民革党员,1976年生,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湘潭市高层次人才,湖南科技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地质专业本科,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化学专业博士,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质学专业博士后。主要从事地球化学(天体化学)、矿物学和生态环境等相关研究。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SCI、EI收录10多篇。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湖南省自科基金等省级项目10余项,企业合作项目多项(经费280万)。荣获贵州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

    image.png

    廖建平,男,湖南常宁人,1976年2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年获同济大学固体地球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14/09-2015/08,美国莱斯大学(RICEUNIVERSITY),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的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油气、煤层气、非常规天然气等地震勘探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Geophysics、Geophysical Prospecting、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 Engineering Geophysics、Journal of Geophysics and Engineering、地球物理学报、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学进展、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等国内外期刊的审稿专家。全文ei检索《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编委,全文sci检索的applied geophysics的编委。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英文缩写SPG)第十届委员,湖南科技大学高层次人才入选者。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4167,41874156,41274126)、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2JJ6035)、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开放基金(SKLCRSM17KFA07,SKLCRSM11KFB01)、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PLC201003)等纵向课题。